環保組織「綠色和平」(Greenpeace)在公布的最新報告中表示,逐漸成為網路核心的「雲端」資料,正產生真正的汙染雲,因為臉書(Facebook)、蘋果(Apple)和其他公司建立的數據中心,是靠煤炭產生的電力維持運作。

報告指出,Facebook美國在俄勒岡州興建的設施,將依靠主要燃料為煤炭的電廠維持運作,蘋果正在大多靠燃煤取得能源的北卡羅來納建造資料存放系統。

綠色和平表示,我們最不需要的就是更多雲端基礎設施,興建在會使骯髒燃煤發電需求增加的地方。」。它主張網路公司在選擇設立地點時應該更加審慎,並更努力遊說華盛頓當局發展乾淨能源。

煤既便宜又豐富,因而成為美國發電廠的首選燃料,而且煤和替代燃料相比成本較低,即使對高節能效率的資料中心也具有吸引力。

綠色和平指出,數據中心耗用的能源相當龐大。報告的結論是,如果把雲端運算背後涉及的全球電信和數據中心當成一個國家,則在2007年全球能源消耗排名第5,僅次於美國、中國、俄羅斯和日本。

全球蜜蜂數量不斷減少

原因迄今未明

美國科學家在2006年首度注意到蜜蜂群不斷減少,目前仍持續降低,此現象令研究人員和養蜂人深感不解。

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2009年的蜂群數量減少29%,2008年更大減36%,2007年是32%。這個現象不僅影響到蜂蜜產量,也威脅到依賴蜜蜂授粉生長的農作物,這些作物的產值約150億美元。這個被科學家稱為「蜂群衰竭失調」(Colony Collapse Disorder, CCD)的現象,已導致數百萬計的成蜂和蜂群逐漸消失,包括歐洲等全球其他地區也出現類似情形。

研究人員已經探究了病毒、寄生蟲、殺蟲劑、營養不良、和其他環境因素,但至今未能找出蜂群數量減少的確切原因。

最新研究指出

雨季助汙染物散播全球

最新公布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亞洲經濟體崛起,連帶使汙染在雨季進入大氣中平流層,再散布至全球各地,為時長達數年。

美國科羅拉多州波爾德的國家大氣研究中心(NCAR)所做的研究指出,與亞洲雨季有關的強烈空氣循環型態,已成為黑碳、二氧化硫、氧化氮等汙染物進入到平流層的管道。

平流層為大氣當中一層,位於地表上方約32至40公里。NCAR科學家藍德爾表示,雨季是地球上最具威力的大氣循環系統之一,而正好就形成在汙染最嚴重的地區。利用衛星資料和電腦模型,科學家發現一旦汙染物進入到平流層,就會在全球循環達數年之久。研究指出,一些汙染物最後會回到較低的大氣層,其他的會分解。

研究人員擔心,亞洲進入平流層的汙染物可能在未來數十年內增加,原因是因為中國和印度工業快速成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wsma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