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台灣過去每人每年要排放多少二氧化碳嗎?答案是12噸!居高不下的排碳量不但讓台灣位居全球第四位,更超越許多先進國家。尤其在丹麥哥本哈根氣候峰會之後,更讓許多專家學者大聲疾呼台灣得盡快投入「全民減碳」行列,搶救瀕臨環境危機的地球生態。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劉紹臣曾對外表示,若我們再繼續像這樣耗用能源,難保台灣未來不會面臨其他國家的制裁!他呼籲政府當局應提出更積極的減碳對策、才能防患於未然。

其實,早在氣候峰會舉行前,不少國家已付諸行動,例如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之前就宣布將加速減碳技術研發,降低來自於燃煤發電廠與工廠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其中最受矚目的就是「潔淨燃煤發電計畫」,主要是透過淨煤技術來減少排碳量。

事實上,向來腳步走得快的台灣學者也已開始投入淨煤發電的研發。像是中央大學校長蔣偉寧就在日前宣布將推行「綠色啟動」計畫、打造Green University,而淨煤計畫正是其中一環,希望集結各領域學者之力研發清潔能源。

什麼是淨煤技術呢?很多人可能有聽沒有懂。中央大學工學院院長陳志臣表示,簡而言之,「淨煤技術」就是意指新一代煤炭處理方式,目的在於提高燃煤效率,並透過科技來降低空氣汙染,減少排碳量。

負責淨煤技術研發計畫的中央大學能源工程研究所教授蕭述三表示,台灣天然資源不豐,多數仰賴進口。以2008年台灣總體能源使用比例來看,位居首位的石油,占49.46%、其次就是煤炭,占32.42%、第三位則是天然氣,占9.42%、第四位水力,占0.29%、第五位核能,占8.30%、第六位為太陽能,占0.12%。

根據統計,台灣一年大約需要耗用5000萬公噸煤炭,當中有72%都是用來提供火力發電的燃料所需,每年排碳量之高可想而知,由此也突顯出淨煤發電技術的重要性與迫切之需。

蕭述三表示,淨煤技術可以提高燃煤效率至45%,未來還可隨著技術進步提升至52%,甚至60%以上。此外,淨煤技術發展還可同時發展到二氧化碳捕獲及防止燃煤時所造成的重金屬汙染。

然而,「淨煤發電技術」幾個字說起來容易,但過程卻不簡單,需要進行跨領域合作。蕭述三說,「淨煤發電」完整名稱應叫做「氣化複循環發電技術(IGCC,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當中牽涉到淨煤氣化與合成氣燃燒技術開發、中高溫除塵淨化、有害物質去除、二氧化碳捕獲技術等不同領域的技術,需要多管齊下才能大功告成,正因為技術複雜,因此研究成本與難度也相對較高。

陳志臣表示,目前淨煤發電技術發展腳步最快的是美國、歐盟與日本。其中,美國近期目標是先降低碳排放係數,長期目標則是希望透過高效率複合系統、CO2捕獲封存等技術達到二氧化碳「零排放」願景。

不過,相較於歐美等國的積極邁進,蕭述三也坦言台灣還有一段漫漫長路要走。他有感而發表示,雖然淨煤發電技術有助減碳,但也會提高發電成本,對注重成本效益的企業來說是一大挑戰,因此也影響不少民間產業的投資意願。對此,蕭述三也呼籲政府應努力整合民間產業之力,才能讓台灣的淨煤技術研發更上一層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wsma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