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3D影像最好只拿來觀看影像、不要有太多文字在上頭,」孫沛立表示,3D影像顧名思義就是專門拿來看影像用,但由於台灣常常會在3D影片下方再加上字幕,以致於觀看者的雙眼一下子又要看影片、一下子又要瞧字幕,在來回觀看的過程中也因此容易讓「靈魂之窗」覺得吃不消。

台科大台灣建築科技中心色彩團隊曾經做過閱讀2D與3D浮動文字時的速率比較,同時檢測觀看者的雙眼感受。結果發現,閱讀3D文字的疲勞度會比2D文字來得高。原因是因為3D文字處於「遠近交替切換」模式下時,閱讀速率會變得比較慢,因而導致我們的眼球須隨著文字的遠近切換,而不斷調整適應距離,讓雙眼容易疲倦。

研究團隊表示,當我們在觀看3D電影時,若有感到眼睛不適的情況發生,最好先拿下3D眼鏡休息一下。此外,觀看的位置也會讓眼睛的舒適程度有所差別,台科大光電工程研究所助理教授陳鴻興建議,觀看者可以坐在中間偏後方的觀看位置,一方面讓觀看者不會離3D螢幕那麼近,一方面藉此降低眼睛的疲勞感;

不只如此,若能在螢幕後方加裝一盞「補光燈」也是讓雙眼舒適的好方法。陳鴻興說,一般人在家中總是喜歡將燈光關掉看電影來營造氛圍,其實看久了,容易讓眼睛不適,若能在螢幕後方加裝補光燈,就能有助於我們「看」得更舒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wsma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