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表示,過去10年森林濫伐的速度已減緩,這是代表全球保育努力已開花結果的第一個跡象,但每年仍有相當於哥斯大黎加國土大小的森林遭到破壞。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報告發現,2000年至2010年,一年約有1300萬公頃的森林轉為其他用途或因自然原因流失,此一數據比前一個10年的1600萬公頃少。

2000年至2010年,每年森林淨損減緩至520萬公頃。這是相當於哥斯大黎加國土的土地,但很大程度要歸功於亞洲致力的植樹計畫,讓數據比1990年代一年森林淨損830萬公頃還少。印尼、巴西等主要濫伐國家努力降低森林濫伐,同樣幫助轉變這個趨勢。

FAO表示,我們首次可以表示森林濫伐率已全球性的下降,這是地方及國際一同付出努力的結果。然而,FAO所進行的2010年全球森林資源評估亦表示,中國、印度與越南的植樹計畫可能在2020年終止,擔憂終止後將對森林帶來負面影響,因為這幾個國家是近幾年森林成長最多的區域。



最新研究證實

重複訊息有助短期記憶

日常生活中人們常有短時間內記住新電話號碼或初識者姓名這樣的短期記憶需求。德國和英國科學家日前表示,他們首次用科學測量證實,人腦是通過不斷「回放」需記憶的訊息來強化短期記憶。

德國馬格德堡大學日前指出,科學界一直猜測保持短期記憶是通過人腦對訊息的不斷復述實現的,但是這一猜測一直沒有得到科學證實,原因是以很高的時間精度「破譯」人腦活動在技術上很困難。不過,馬格德堡大學和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最近做到了這一點。

他們首先用腦磁圖儀記錄下一些實驗對象在短期記憶風景照片細節時的腦部活動,隨後又用一種「多元模式分類器譯碼算法」破譯這些腦部活動代表的訊息,進而證實實驗對象在努力進行短期記憶時,有關照片信息在腦中被不斷「回放」。

研究人員說,他們研發的這種以很高的時間精度「破譯」人腦活動內容的方法是一項技術突破,有助於深入了解記憶障礙的原因。



3D紙本將問世

南韓成功將3D技術運用紙上

立體書已經落伍囉!南韓科學家將3D技術運用在書本上,讓書中角色真的能「躍然紙上」。近來大量3D電影,如科幻鉅片「阿凡達」(Avatar的熱賣,讓全球掀起一股3D旋風。數家公司推出3D電視,3D電玩平台也即將發表。

南韓光州科學技術研究院(GIST)學者利用3D技術將2本童書的南韓民間故事變得生動化,裡頭不但龍能夠上下盤騰,英雄人物也能一山躍過一山。書裡的圖片設計,讓戴著電腦屏幕護目鏡的讀者能夠看到3D影像,當讀者翻動或將書本傾斜時,3D動畫也會跟著移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wsma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