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提醒地震過後,民眾要記得檢查居家房屋建築是否有出現裂縫。顏福江攝
 
民眾與其整天擔心地震不知何時來報到,不如多花點心力「防患於未然」較實在。顏宏元建議,政府與民眾應針對不同地質結構來強化適合的防震措施,例如有些地區是經由「滄海變桑田」而來,針對這些填海造地的區域就要注意有關「土壤液化」的問題,因為地震的震動會導致地下水沿著地層裂隙被帶至地面上,而讓地層下土壤鬆動,因而容易發生土壤液化問題而引發地層塌陷,類似的情況也曾在九二一地震過後的台中港發生過,原因就在於台中港是建在沙地上,土質較鬆軟。

他強調,政府當局應多關注相關區域的防震工作,才是「未雨綢繆」之道。除了地震前的防範,地震過後的檢查工作也不能忘記。現任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同時也是台大土木系教授張國鎮表示,一般人總以為只要房子沒倒就代表安全無虞,而忽略建築物本身因搖晃而產生的裂縫。

張國鎮表示,民眾應該養成每次地震過後檢查居家建築結構的好習慣。像是頂樓加蓋的房子就要特別注意,很多老公寓因為是混泥土建築,房子本身承載力有限,若公寓頂樓再加蓋一層樓,就可能加重甚至超出房屋的承受力。因此民眾若發現居家牆壁或梁柱出現可以塞進一枚十塊錢銅板厚度的裂縫,就代表房子已經因地震而受到損害,必須要請土木技師公會人員再做進一步鑑定。此外,若地震後發現有門關不起來的情況,則可能代表門框已出現扭曲變形情況。

除了有形結構外,看不見的內部管線也是檢查重點。張國鎮說,若民眾在地震過後聞到住家有瓦斯味飄散出來,則可能代表瓦斯管線有損壞,須要盡快找人來修補。他強調,要將地震災害降到最低的方法沒有捷徑,重點在於「多一分小心、多一分安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wsma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