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自己長命百歲,真的只能由與生俱來的基因決定嗎?有國外學者發現一組名為「瑪土撒拉」的長壽基因組合,當中包括有ADIPOQ (脂聯素基因)與CETP(膽固醇酯轉移蛋白基因)等基因組合,科學家發現透過這樣的基因序列將有助於延緩老化、降低疾病發生率,讓一個人活得較健康。不過想出現這樣的基因序列機率並不高,平均一萬人中,只有一個人是幸運兒。
為何取名為「瑪土撒拉」基因?專研於老化研究的陽明大學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教授蔡亭芬表示,瑪土撒拉是希伯來語《聖經》中一位壽命最長的長者,據傳瑪土撒拉共活了969歲,因而成為西方國家長壽人瑞的代名詞,加上這是國外學者所進行的研究,因此才會以此命名。她笑著說,若相關研究是由華人學者所主導,那麼長壽基因組合的名稱可能會由中國民間故事中活了八百多歲的傳奇人物「彭祖」來替代。
然而,大家不免好奇人體內真的有所謂的「長壽基因」組合存在嗎?對此,中央大學系統生物研究所副教授王孫崇表示,人體的基因序列組合相當多元,有不少基因確實影響一個人的健康好壞,像是有一些先天性疾病如唐氏症的發生就與基因有關,同樣的道理來看,也會有基因是有助於抑制疾病的發作,因此不排除生物體內的確有長壽基因組合的存在。
但,同一種長壽基因的排序組合並不等同於「一體適用」,而是因人而異。王孫崇表示,基因的序列組合會因種族、人種而有所差異,同樣的道理也套用在長壽基因的組合上。換句話說,白人的長壽基因組合若出現在黑人體內,就不代表黑人也能與長命百歲畫上等號。
「每個人體內其實都具有長壽基因,但排列組合各有不同,因此表現也就因人而異」蔡亭芬說,長壽基因的組合系統相當複雜,無法一言以蔽之,更不是單只有「瑪土撒拉」的基因組合才能讓一個人健康長壽。她以之前陽明大學研究團隊所發現的「Cisd2」基因為例指出,Cisd2亦同樣具有調控哺乳類生物壽命長短的功效。研究團隊以老鼠作為實驗對象,過程中發現當Cisd2基因被剔除掉時,實驗老鼠會比正常老鼠更早一步出現老化早衰現象,研究並發現當Cisd2基因缺少時,會導致生物細胞中製造能量的粒腺體受損,進而引發肌肉萎縮、神經退化等老化情況。
蔡亭芬說,類似ADIPOQ或Cisd2這樣的長壽基因其實都存在於生物體內,從低等生物的果蠅到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都保留了這些基因,但因序列組合的差異,因而讓每個生物的基因表現也不盡相同。
「想要長壽健康並非只能透過先天基因來決定,後天的環境因子也扮演重要角色」王孫崇強調,雖然基因序列具有重要影響,但後天的環境因素如個人飲食、生活作息等因子也是影響一個人能否長命百歲的重要因素,即使是基因序列高度相似的雙胞胎兄弟也一樣,如果哥哥是老菸槍又愛酗酒,其壽命就可能短於菸酒不沾的雙胞胎弟弟,換言之「基因無法決定一切」。
- Jul 09 Fri 2010 14:06
長壽基因不能決定一切 餐餐七分飽也是關鍵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