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個月在炎熱高溫下,偏偏社區高壓變電箱故障,這下可苦了所有人,大家都受不了鋼筋水泥房子造成的熱島效應,紛跑到中庭來乘涼,雖然後來恢復電力,但不禁卻讓我們思考,現在人的生活就是建立在電力基礎之上,沒有電力,連水都沒有辦法從水龍頭咕嚕咕嚕流出來了。

既然生活少不了電,那電力從何而來?依經濟部能源局資料來看,電力來源有51.14%來自石油,煤炭居第二位占32.12%,再來是天然氣的8.11%,其餘核能發電、水力發電及太陽能和風力發電總共只佔8.64%。所以台灣的電力依賴石油,這還不包括汽車要用的汽柴油以及其他生活中少不了的石化製品。為什麼我們會依賴石油呢?其實是因為其他的能源太過分散並且不好收集,而石油燃燒的能量集中又有其他附加價值,簡單來說就是好用。而人類使用石油的歷史頗為長遠,不論中外都有史書記載利用石油的紀錄,自1846年開始大量開採石油後,就發現石油有幾個使用上的優點,第一就是石油是「液態」的,液態的原料會有什麼好處呢?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運用管線來運輸,這個微不足道的好處卻節省了大量的金錢和時間。和傳統的煤炭比起來,利用石油來發電所產生的汙染相對較少,還有,石油的殘留物可以從中淬取硫化物及重金屬等物質,馬路上鋪設的瀝青也是取自於石油,因此基本上石油不光是用來作為電力及能源,我們現代生活的食衣住行育樂都少不了石油。在使用了石油之後,人類的生活有了革命性的改變

聽起來石油一身都是寶,但在使用石油過程中也產生不少問題,如空氣汙染、酸雨、溫室效應及漏油等負面影響。除漏油外,其他問題都像溫水煮青蛙一樣,民眾較無知覺,但漏油事件,卻是顯而易見的。漏油事件有幾個來源,大致分為船舶事故、煉油廠或工廠災害及管線破裂三種,當中又以船舶事故超過半數為最大宗,這類事故多發生在近海及沿岸,以觸礁及碰撞為主,因此對沿岸環境及海洋生態造成的傷害也最大。若發生事故的是貨輪或是一般船舶,則溢漏的多為燃料油,但若是油輪的話,那溢漏的可能是原油了,其實不管是原油或燃料油,對環境都具有傷害。

台灣周邊海域交通繁忙,但海象與氣象卻不怎麼好,對航行船隻有一定威脅,尤其從夏季颱風到冬天東北季風,都可能影響航行船隻,造成擱淺、觸礁,導致漏油災害。然而,人類亦面臨兩難,使用石油如同是飲鴆止渴,不用沒能源,用了沒未來,最近聽到許多要永續經營、永續發展的議題,但是要「永續」,最重要的是要改變我們所依賴的一切—石油,但是石油並不是完全不能用,而是要合理使用,唯有合理使用能源,分散能源來源,才可能有永續未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wsma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