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對許多城市人來說,能與河川自然為伍是夢寐以求的生活景觀,若河流裡還能有魚兒自在悠遊更是一大樂事。環保署環境檢驗所日前公布淡水河系水質調查結果發現,淡水河系中的新店溪魚種出現「大躍進」,不但比上次調查結果增加近十一種魚類,就連「銷聲匿跡」達二十年的日本禿頭鯊(俗稱和尚魚)也「重現魚蹤」,顯示淡水河系水質已獲得改善,逐漸重現昔日河川之美。

環境檢驗所研究員楊喜男表示,檢驗所花了近一年時間來了解河川生物族群在春夏秋冬的四季變化,驚喜發現與民國九十一年的調查結果相比較,魚種數量增加兩倍,從原先的十九種魚類增加到三十八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洄游型魚類,包括絕跡多年的日本禿頭鯊、眼斑厚唇鯊及翹嘴紅←等魚種。

楊喜男解釋,由於洄游型魚類喜歡乾淨水質,一旦河川環境不理想或水質受污染,就會使這些魚種「遠走他方」,因此這次能發現洄游魚類蹤跡,也意味水質已獲改善。國際上有不少國家也是將洄游魚類視為水質良好與否的檢測指標之一,像是英國泰晤士河的整治成效,就是以洄游魚類─鮭魚再度重回泰晤士河為驗證指標;不過研究團隊亦表示,淡水河系若想呈現出像泰晤士河一樣的好水質,仍有段漫漫長路要走,水質須持續提升才行。

為了解環境變化對生物衝擊造成的影響,環境檢驗所還參考國際作法開發出一套「生物物種調查」方法,透過「生物毒性檢測」模式來配合化學方法分析水質,藉此幫助研究人員了解水質乾淨程度。

什麼是「生物毒性檢測」模式呢?楊喜男表示,簡單來說,就是藉由生物檢測來了解水質毒性對生物造成的影響,由於進行檢測的生物都是對環境變化最敏感的生物,只要一出現相關反應,就可知道水中是否存在微量汙染物,不但是研究人員的好幫手,更是稱職的「河川守護員」。

不過,單一種生物並不會對所有毒性物質都感到敏感,為測試更多毒性物質,就須藉助不同種類生物來檢測。楊喜男說,為建立完善的「生物毒性檢測標準方法」,檢驗所從十七年前開始投入檢測方法的開發,迄今已完成六種不同生物的「急毒性測試」方式,可分為脊椎動物-魚類,如鯉魚、羅漢魚及溪哥等;無脊椎動物-甲殼類,如米蝦、水蚤;藻類-如小球藻等;只要將測試生物放進水體樣本中,就能知道所檢測的水質對生物是否具有毒性,是一種方便有效的檢測方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wsma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