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解為何海床脈動也會連帶改變甲烷氣的所在位置?許樹坤解釋,團隊從長期的海底地震觀測發現,潮夕漲潮退潮不只會形成規律性脈動,還會造成壓力的增加與減少。

由於位於水深500多公尺處的海域是海底下固態甲烷氣解離成氣體的臨界壓力位置,而潮汐的漲落就如同我們生活中所看到的「幫浦」一樣,所帶來的作用力正好會導致原本位於在泥火山底部的固態甲烷氣被慢慢地抽取出來,解離成氣體;大量甲烷與二氧化碳氣體不但會隨著海床震動噴出海床,還會在水中形成氣柱。

許樹坤表示,由於潮汐的周期有包括「全日潮」與 「半日潮」變化,因此海床也會跟著出現全日潮與半日潮的脈動。他說,從甲烷氣大量冒出海床的現象來看,這也代表著台灣西南海域蘊藏著含量豐富的甲烷氣水合物資源。透過此次潮汐變化與海床脈動的研究,對於未來台灣要開發新能源也有所幫助。

不過,在目前國際開採甲烷水合物的技術還不是完全成熟的情況下,目前所要考量的則是溫室氣體汙染問題。許樹坤表示,這些從泥火山噴發而出的甲烷與二氧化碳不只會進入水層中形成氣柱,也有可能進入大氣中,強化溫室氣體的效應,導致全球暖化的情況更雪上加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wsma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