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歐洲太空總署日前表示,火星探測發現有水的蹤跡,顯示火星上可能曾經滿布適宜生命存在的條件。

ESA發表聲明指出,ESA的「火星特快車號」和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火星勘測號軌道太空船」,在火星北部低地採集到的含水矽酸鹽礦物,明確顯示當地曾經有水流經過。研究團隊表示,大約40億年前,水曾經在火星表面存在過,但只存在了幾億年。

團隊進一步指出,在火星南北部岩層中也發現水的蹤跡。火星在35億年前已喪失大氣層,地表的水不可能再維持穩定的液體狀態。他說,如果壓力和溫度無法讓水以穩定的液態存在,水就會蒸發並離開火星,或滲入地底。

不過,這項結論與一個美國研究小組的發現大相逕庭。美國小組刊登在《自然地球科學》(NatureGeoscience)期刊的報告指出,約在35億年前,火星表面有1/3覆蓋在海洋下。



美發展新太空計畫 

將探索外太空與氣候變遷

美國總統歐巴馬上月29日公布國際矚目的新外太空政策,內容談到未來要與更多國際與私人部門合作,針對太空探索、氣候變遷、太空垃圾議題來進行深入研究。

這項太空新政策將作為美國進行未來太空研究的新藍圖,讓政府部門和外國政府了解美國太空探索及開發上的目標和哲學。

美國總統歐巴馬強調,太空的發展和研究已經有別於過去那種相互競爭的情況,而是轉為提倡各國就太空議題來進行和平合作。新政策並提到期盼未來能與商業太空飛行機構攜手合作,運送機組人員和貨物往來國際太空站(ISS),並在2025年前開始前往「新地點」的載人飛行。



俄國建水上核電廠 

預計兩年後運轉

俄國建造世界第1座浮動核能電廠的爭議性計畫邁出1大步,做為電廠平台的大型駁船已正式下水。但環保人士認為,俄國準備在北部沿海設置海上核能電廠的計畫是具有風險性,希望俄國政府能再多做評估。

對此,俄國核能機構主管季里彥科表示,浮動電廠「絕對安全」。烏克蘭在蘇聯時期曾發生車諾比核子電廠災難,事隔近25年,俄國在擴充核能發電,並爭取為外國建造核電廠。

駁船在聖彼得堡波羅地伊斯基船塢下水,季里彥科表示,電廠本身,應可在2012年底前開始營運。他進一步指出,這個浮動電廠未來將可生產80百萬瓦的電力。目前,主辦單位已在俄國北部選定6個地點,要設置這種發電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ewsmaster 的頭像
    newsmaster

    遇見科學

    newsma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