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MA在智利的聯合觀測站共由三個基地組成,分別是海拔五千多公尺阿塔卡瑪沙漠頂端的天線所在區與三千公尺處的觀測基地,以及位於首都聖地亞哥(Santiago)的ALMA總部。
阿塔卡瑪沙漠是世上數一數二的乾燥地帶,不適合人類居住,科學(Science)雜誌曾報導此地的土壤和火星類似(Mars-like soil),乾燥程度連微生物都難以生存。在那裡工作的ALMA工程師和工人每天一早開車登上天線區;那裡沒有住宿設備,只有簡單設施與基本氧氣供應配備供保全人員或因風暴和交通問題滯留的人臨時過夜,因此下午得再返回觀測基地,兩千公尺海拔差距的車程,單趟約需30分鐘到1小時。
松下樹表示,和他一樣負責觀測與操作測試的天文學家,都是從觀測基地用儀器「遙控」山上天線的。而他也談到天文學家不為人知的研究型態,他們必須一連8天,不分周末假日晝夜地在觀測基地蒐集測試資料,同時進行簡單的測量和分析,之後是6天的休假。接下來則待在聖地亞哥總部進行資料分析,兩周後再搭機兩小時,轉乘ALMA基地接駁車,然後再花兩小時回到觀測基地開始另一個周期的測試工作。一個月周期中,第一天和最後一天會各花個大半天時間在旅途上。
像松下一樣來自各國、進駐智利ALMA總部的天文學家共約25名,其中每天會有至少5到6名同時留在觀測基地工作,此外還有來自全球各洲會員國的科學家不定期來訪工作。
當然,在ALMA觀測時數的競爭上,科學研究計畫的優劣仍是最終成敗的關鍵。在這方面,松下認為,台灣有著另一個重要優勢─就是我們還有次毫米波陣列(SMA)!能提供SMA初步觀測結果的ALMA觀測申請計畫,這不論在科學數據或經驗值上,都更有競爭力。他表示,台灣目前向ALMA提出觀測申請的單位,除了中研院天文所,還有中央、清華和台大天文系所,大家都希望未來能透過ALMA的運用揭開更多不為人知的天文面紗。
- Mar 05 Mon 2012 16:24
觀測不分晝夜天文研究宛如馬拉松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