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熱了 印度想發明空調夾克
每到夏天就高溫難耐的印度,艷陽高照的大熱天常讓印度人大喊吃不消。有鑑於此,印度南部咯拉拉省靈機一動,發起一場競賽,讓設計師替戶外勞工生產一款「空調」(air-conditioned)夾克,優勝者將可獲得超過2萬美元的獎金。
喀拉拉(Kerala)地方當局鼓勵個人與研究機構動腦筋製造一款清涼夾克,希望藉此讓在大熱天辛勤工作的勞工使用,一方面幫他們驅走熱呼呼的高溫,一方面提高工作效率。
工業部門高階官員巴拉克里希蘭表示「這項研發如果順利成功,他們將處在一個有空調的環境,一定可以增加勞工的環境舒適度與工作效率。」
他表示,專家小組將挑出10個可行構思,並發給每人10萬盧比(2200美元)的研發經費。
主辦單位表示,最後出線者,將可獲得100萬盧比(2萬2000美元)獎金,而省政府將提供經費來製造這款夾克。」
研發機器魚 日探海底資源
為了探測海洋,日本政府已積極研擬對策,包括考慮加速研發探鑽海底資源用的自動控制裝置,這種裝置就像一條「機器魚」,研發經費約需新台幣3億多元。
日本《朝日新聞》報導,為了探勘海底的稀土類和稀有金屬等蘊藏 ,日本文部科學省將研發探勘用的自動控制裝置。從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提供的完成模擬圖來看,能自動潛航的探勘海底資源機器宛如一條魚。
文部科學大臣高木義明有意加速研發自動機器裝置,並計畫在本期國會的修正預算中編列研發經費。
中國建成
首個海上潮間帶風電場
節能減碳是中國既定的能源政策,中國首個海上潮間帶風電場在江蘇如東投產發電。
據新華社報導,這個位於江蘇省如東縣的30兆瓦潮間帶風電場,由中國國電集團所屬上市公司龍源電力投資建設,共安裝16台中國自產海上試驗機組,總容量3.2萬千瓦,於去年6月15日開工建設,今年9月28日全部投產發電。
近年來,中國發展風電的腳步開始由陸地邁向擁有豐富風力資源的大海,今年7月中國已建成首個海上風電場─上海東海大橋10萬千瓦海上風電示範項目。據官方初步估算,中國在5至25公尺水深線以內近海區域、海平面以上50公尺高度可裝機容量約2億千瓦。到2020年,中國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可望超過1000萬千瓦。 |
|
|
newsma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