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張世慧指出,在國外很少有人利用「海膽狀金奈米粒子」來激發植物發光,因此蘇彥勳這項創新研究成果發表後,立即受到英國皇家化學學會(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高度重視,除了將論文刊登在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期刊《納米尺度》(Nanoscale)上外,英國皇家化學學會學術雜誌《化學世界》還特別對此進行專訪,顯示國際對於環保照明研究的重視。

不過,儘管團隊發現「海膽狀金奈米粒子」可以激發植物發光,但蘇彥勳也表示,目前這種天然植物葉子發光元件的發光效率還不是很好,往往得透過儀器收光才看得到光。若想要進一步提高其發光效率,未來還需要進行更深入的研究才行。

但,不可諱言,這項研究也替「植物發光」的可能性帶來了一線曙光,為環保照明光源開啟了另一扇窗。蘇彥勳說,未來如果能透過進一步研究來提高發光效率,就能促使植物散發出更明顯易見的生物螢光,有朝一日或許可以達到不用透過儀器收光,我們就能直接肉眼看到植物的螢光效應。

而隨著發光效率的提高,未來也有機會將這種生物發光激發器與馬路的照明路燈相結合,將路燈轉換成一棵棵路樹。蘇彥勳表示,由於光線會促使植物的葉綠素進行光合作用,因此不用再耗費其他能源,且植物發光的同時,也會自動吸收周遭環境的二氧化碳來進行光合作用,讓照明變得更環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ewsmaster 的頭像
    newsmaster

    遇見科學

    newsma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