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為什麼無尾熊baby會住在袋子裡呢?」每到周休二日,許多家長總會帶著孩子一起參觀動物園,從獅子、貓熊、猩猩、企鵝到長頸鹿……,每種生物都有獨樹一格的自然生態,當中人氣最紅不讓的就是長相卡哇伊、宛如布偶般的無尾熊了,尤其台北市立動物園今年可說是喜事連連、陸續有三隻無尾熊寶寶誕生,讓前來參觀的學童有機會親眼目睹「熊寶貝」在母親育兒袋中的可愛模樣,讓許多大朋友、小朋友看了都興奮不已!

newsma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紹文表示,每年的9到11月是無尾熊開始繁殖的交配季節,當無尾熊長到2歲時就開始邁入性成熟年齡、可以進行傳宗接代的重責大任。無尾熊平均一胎以孕育一隻baby為主,偶爾會有雙胞胎出現,平均壽命為10至12歲。

newsma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就像我們必須在信封寫上收件者的地址,郵差才能順利送達信件的道理一樣,李秀敏表示,植物要能順利生長,也須透過「地址標籤」將蛋白質送往年老或年輕等不同生長階段的葉綠體,才能順利行使光合作用、獲取生命養分。

newsma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生活在這個大千世界的各種動物來說,要讓自己活下去,除了須仰賴空氣、水等不可或缺的生命要素外,還得靠著進食來得到養分、幫助生長。但對植物而言,它沒有腳、不像動物可以跑來跑去覓食、隨時補充營養,既然如此,植物又是如何一天天地長高茁壯呢?答案是透過「光合作用」。

newsma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眾所矚目的2012年諾貝爾物理獎,今年由來自法國的物理學家雅霍許(Serge Haroche)與美國物理學家溫蘭德(David Wineland)獲得,獲獎消息傳出後,不但引發物理學家高度關注,就連得獎者本身也驚喜萬分。諾貝爾獎委員會表示,透過兩位得主的研究創新歷程,讓世人得以觀測與掌控量子狀態,為未來打造量子電腦帶來更多可能性。

newsma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信很多學生一聽到物理學就想豎白旗,總認為這是一門艱澀難懂的科學,其實物理跟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彰化師範大學物理學系教授吳仲卿表示,以廚房常見的微波爐為例,加熱原理就屬於一種物理現象,在微波照射下,食物中的水分子會來回不斷震動、相互激盪;透過分子間的摩擦來產生熱能,進而將微波爐的食品加熱。由此可見,物理學就在你我身邊,一點也不遙遠!

newsma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於「G蛋白耦合受體」在生物體內扮演重要的訊息接收與傳導角色,因此與疾病治療息息相關,但長期以來,各國科學家都不了解其中的運作機制,以至於無法順利研發出具有標靶療效的新藥,直到兩人共同解開其奧妙,才得以讓藥物研發更上層樓,這也是為何兩人會獲頒諾貝爾獎殊榮的原因。

newsma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拿鐵、卡布奇諾、焦糖瑪琪朵……,對許多人來說,每天早晨喝一杯咖啡不但是日常習慣,更是一天生活的開始,撲鼻而來的咖啡香更被上班族視為提神醒腦的秘密武器。但你可曾想過,為何我們的鼻子可以聞得出咖啡的味道,為何能分辨出這是哪種咖啡豆的專屬香味呢!這其中的運作模式也恰好說明人體細胞如何偵測與感知周遭環境變化、及傳遞訊息的過程。

newsma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備受世界各國矚目的2012年諾貝爾醫學獎於十月上旬揭曉,今年由具有「複製教父」之稱的英國劍橋大學教授約翰格登、及日本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同享桂冠殊榮,兩人不但分別在幹細胞研究領域中貢獻良多,更開啟另一扇希望之門,替再生醫學如器官再生、修復細胞組織帶來新發展,其成就有目共睹。

newsma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會好奇究竟什麼是「幹細胞」呢?林泰元解釋,其實幹細胞研究並非近年才開始,早在19世紀末就已被運用在生殖細胞演化與血液系統論述中。我們都知道,「細胞」是構成身體組織的基本單位,每個人都是從一個「受精卵」開始經由不斷增生與分化過程,而逐漸發育成人,像是我們身上就有近 270 多種細胞各司其職,維持生命運轉,但如果有一天細胞死亡或不再發揮功能時,我們就會開始生病。

newsma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