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若想進行天文觀測,最不可或缺的工具就是天文望遠鏡,回首望遠鏡發展,最早的歷史可追溯到西元一六○八年,當時是由荷蘭眼鏡製造商立普塞發明出第一支折射式望遠鏡。

隔年,伽利略首度使用望遠鏡來觀測星空,跨出人類使用望遠鏡觀看天文星象的第一步。不過當時的望遠鏡因為設備簡陋,所以容易產生色差,直到西元一六六八年,英國科學家牛頓發明出第一架反射式面鏡望遠鏡,才改善了折射式望遠鏡缺點,同時也因為提高望遠鏡倍率,而讓星體觀測更分明。而隨著科技進步,天文望遠鏡發展也逐漸走到光學望遠鏡的階段,不但能看得更遠,觀測也更清楚。

但,好的望遠境只是幫助我們觀測更加便利,身為一位具有天文素養的觀星迷,最重要的素養是建立正確的觀星思維與禮節,降低音量。

呂其潤表示,由於觀星的最佳地點往往都是位在光害少的山區,因此夜間照明也成為不可少的配備,但為避免影響別人觀星,天文迷務必要記得將手電筒往低處照,不要直射其他人,最好將手電筒以紅色玻璃紙包起來,以免因為光源太強烈,而影響他人的觀星樂。

除此之外,近年來風行的綠光雷射筆也有需要特別注意的使用禮節。呂其潤表示,由於雷射筆光束集中,因此適合在夜空中用來指出星座位置,但也由於光束強烈,因此若拿來直射他人雙眼,就可能造成眼睛傷害,因此使用時絕不能把雷射筆當玩具般在星空中掃射或是直射眼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wsma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