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環保意識逐漸抬頭,廖峻德表示,研究團隊在開發「新型中空電極型式微電漿噴流系統」也考慮到如何將對環境的影響程度降到最低,經過研究發現,電漿殺菌在運用過程中,並不會產生對環境有害的毒性物質,因此對於保護地球亦能助上一臂之力。

為了解電漿滅菌究竟要花多少時間才能達到消菌功效,研究團隊針對臨床常見細菌,像是大腸桿菌、金色葡萄球菌來進行電漿滅菌的前後對照,結果發現細菌的外觀在經過電漿滅菌處理後出現了具體變化,細菌周圍產生了類似絲狀與小塊狀的物質,滅菌成效會依據氧氣添加量的多寡而有所不同,但整體來說,透過電漿滅菌的方式,可讓殺菌時間控制在一分半至兩分鐘之間,比起傳統殺菌方式,來得更省時省力。

廖峻德說,目前研究團隊已經與成功大學醫學院進行口腔滅菌的臨床合作,希望透過臨床研究來更一步了解電漿滅菌的過程與效能提升。他表示,科學並不是位居象牙塔的殿堂學問,而是可以實際應用於日常領域的研究成果,讓我們的生活更方便;未來,電漿滅菌不只可應用於口腔殺菌,亦可運用於創傷修復與手術機械等方面。

而從去年開始,電漿醫學也在美國與德國逐步邁入發展階段,希望能在未來為臨床醫學運用注入另一股新活水,研發出耗能低的潔淨系統。而成大研究團隊接下來也打算投入有關傷口修復的研究,希望運用「新型中空電極型式微電漿噴流系統」的技術與原理,來了解如何讓傷口的復原速度更加快一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wsma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