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時序進入艷陽高照的七月盛夏,不只溫度隨季節轉換而日益增溫,就連冷氣用電量亦持續飆高,但就在我們享受冷風襲來的消暑快感同時,二氧化碳排放量亦跟著水漲船高。日積月累的碳排放量,不但造成地球溫度上升,更引發溫室效應、全球暖化等現象,導致珊瑚礁生態惡化、氣候異常等情況發生。

為了讓地球不再持續增溫,這幾年來世界各國科學家都在努力想方設法尋找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方式,像是近年就有學者發現,許多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貝類生物也能發揮「小兵立大功」的減碳效果。

牡蠣、文蛤、鳳螺等貝類也能成為環境保育的幕後推手嗎?一般人可能意想不到,但台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教授陳瑤湖經過四、五年研究分析發現,貝類在成長發育的過程中,會透過鈣化作用,將水中的碳酸離子封存到貝殼裡,進而達到「碳封存」的減碳成效。

為何貝類可以發揮碳封存作用呢?陳瑤湖解釋,因為碳酸離子是來自於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而貝類的外殼主要是由碳酸鈣組成,所以能封存碳。對貝類生物來說,外殼不只是牠們安身立命的家園,也是保護貝類不受外界天敵攻擊的重要屏障,為了打造這兩片外殼,貝類必須先吸收溶於水中的碳酸離子與鈣離子,再經由鈣化作用的幫助來發展出保護牠們的外殼。由於貝類這樣的生長過程必須要結合碳酸離子,因此也具有碳封存的成效。

而不只牡蠣、文蛤、鳳螺具有這樣的效果,在蔚藍大海中搖曳生姿的美麗嬌客─珊瑚礁也同樣具有封存二氧化碳的效果。陳瑤湖說,這是因為珊瑚的骨骼本身是由碳酸鈣所組成,因此珊瑚也能成為碳封存的環保尖兵,這也是為什麼海洋保育專家一直大聲疾呼要好好保護珊瑚生態的原因所在。

其實,要讓貝類發揮碳封存的效果不難,你我也都能做得到。陳瑤湖表示,一般民眾在食用完貝類後,往往都是將外殼丟到垃圾桶中,再由垃圾車載至焚化爐燃燒,但這樣的燃燒過程中也導致原本被封存在貝類外殼中的二氧化碳釋出;因此若要讓碳封存發揮效益,陳瑤湖建議民眾可以將貝類外殼拿來做其他利用,像是人行道鋪設或庭院貝類造景等,亦可將牡蠣殼再回收放入海中重新育苗,讓二氧化碳的封存效果可以持續下去。

近年,有許多環保團體都在提倡種樹綠救地球,不過陳瑤湖表示,雖然種植樹木的確有助於地球節能減碳,但這樣的成效卻無法長久,因為一旦樹木進入枯老期後,就無法再像過去那樣綠意盎然、枝繁葉茂,不但葉子會開始掉落、樹身也會漸漸腐爛,隨著細菌分解而將原本封存在樹木裡頭的二氧化碳釋放到大氣中、成為碳循環的一員。

「以貝類來封存二氧化碳可說是符合自然又低成本的減碳方式」陳瑤湖說,貝類的特色之一就在於外殼在不受酸雨等外力腐蝕破壞下,可達到千年甚至萬年不化的效果,因此封存二氧化碳的效益不但比樹木來得好,也更持久。他表示,接下來將繼續投入貝類碳封存的效益研究、進一步估算可封存的二氧化碳數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wsma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