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迪生被譽為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家之一,一生中研發出兩千多種新發明。其中影響我們最深遠的就是「電燈」的發明;不少人好奇為何愛迪生可以設計這麼多前所未見的創新作品,其實箇中關鍵就在於追根究柢的好奇心與勇於嘗試的行動力。
目前分類:綜合性科學 (138)
- Oct 18 Thu 2012 14:54
好奇心+不放棄 點亮愛迪生頭腦
- Sep 09 Sun 2012 16:17
打造植物方舟 建立生態保育意識
長得比一個人頭還大的林投果、植物的葉子比家中窗框還大,以及各種香蕉,類似這些在台灣罕見的熱帶雨林植物,將於九月十四日起,在台北華山文創園區紅磚六合院內,預定以常設方式呈現。
- Sep 09 Sun 2012 16:14
利用陽光 當動力 無人飛機很環保
在航空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下,要讓飛機升上青天、穿越雲霄已不再是難事,但隨著環保意識抬頭、也讓節能減碳重要性日益提高,許多學者專家除了在技術上精益求精外,更努力想方設法降低飛機飛行的碳足跡。像是來自淡江大學的一群師生團隊,就花了三年時間集思廣益研發出台灣第一架運用太陽能作為動力來源的無人飛機「鸑鷟」號,寫下打造太陽能無人載具的歷史新頁。
- Sep 09 Sun 2012 16:13
無人駕駛成本低 勘災觀測有一套
馬德明說,「鸑鷟」號身長2公尺、展翼3.7公尺、最佳飛行時速可達34公里,飛行速度比一般摩托車的時速略慢些,重量則將近9公斤。經過團隊的改良與測試,正式誕生的「鸑鷟」號已於日前在戶外試飛成功,不但令師生雀躍不已,也意味著無人飛行載具研發歷程的一大突破。
- Aug 12 Sun 2012 13:40
古生物微藻 減碳能力比綠樹高20倍
藻類也能用來發展綠色能源嗎?成功大學化工系特聘教授張嘉修結合成大生物科技中心、化學系、交通大學、高雄海洋科大組成跨領域團隊投入「微藻科技」研究,成功研發出直接吸收工業廢氣中二氧化碳的微藻養殖系統,發展潛力不但可觀,更申請多項專利,未來將可作為綠色生質能源「生力軍」。
- Aug 12 Sun 2012 13:39
養殖微藻需陽光 30~37°最佳
張嘉修表示,相較於生質能源,一般人熟知的太陽能、風力、水力等再生能源,雖然也很環保,但卻容易受到陰天、風力不足等氣候影響,而反觀生質能源則具有受天氣影響較小的優勢,還能運用稻稈或有機廢水、玉米大豆等多元物質來開發生質能源。不只如此,生質能源還可透過多種形式產出,以「生質氫氣」為例來說,就可直接經由液化或儲氫材料來進行貯存,亦可透過燃料電池來轉化成電力,讓使用上更方便。
- Jul 13 Fri 2012 12:21
巧創意 妙研發台灣學子用創意變身發明家
還記得馬蓋先嗎?那位在美國影集《百戰天龍》中靠著生活創意與敏銳觀察力解決大小問題的發明王!對許多六年級生來說,總能在危急之刻發明出救命工具的馬蓋先,不但是他們心中的超級英雄,當時甚至還啟蒙不少年輕學子立志踏上發明與科學之路!
- Jul 13 Fri 2012 12:21
用心觀察 從生活發想解決之道
談起發明動機,今年才小四的楊妤恩說,由於學校只有一台電動發球器,以至於大家每次練桌球時,都得排隊等待,但如果改由同學手動發球,又常發錯位置,造成撿球次數反而比打球次數還多,使得練習成效打折扣。 |
- Jul 13 Fri 2012 12:19
伽瑪射線爆 亮度驚人宛若宇宙放煙火
相信不管您是不是天文迷,肯定都注意到了今年的天文奇景,甫剛結束的「日環蝕」和「金星凌日」,更是相當吸睛。但您可知在天文學家眼中,肉眼無法觸及的宇宙才可謂是精采盛事不斷。其中,伽瑪射線爆(Gamma Ray Bursts, 簡稱GRBs)便是一例。
- Jul 13 Fri 2012 12:18
無線電波望遠鏡 開啟天文探索之門
專題報導/特約記者陳雅婷
- May 25 Fri 2012 15:31
601種鳥類 齊聚福爾摩沙台灣成賞鳥天堂
小時候,我們常可在池塘邊或是山林中的湖畔旁看到鴛鴦、水鴨等鳥類在水裡優游,尤其是雄鴛鴦與雌鴛鴦總是相伴不離的場景更讓人羨慕,難怪唐朝詩人盧照鄰會在〈長安古意〉中以「只羨鴛鴦不羨仙」來形容鴛鴦相親相愛、令人稱羨的模樣,後人更藉此來比喻夫妻「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真摯情感,而許多人也總認為鴛鴦是世界上最專情的物種之一。
- May 25 Fri 2012 15:29
只看不抓 安靜觀鳥是守則
除了美麗鴛鴦外,台灣也是野鳥種類多元的賞鳥天堂,近年來更吹起一股「國際賞鳥熱潮」,不少來自歐、美等國的愛鳥人士不辭千里飛來台灣,就只為了能親眼目睹這些可愛鳥兒的身影。
- May 25 Fri 2012 15:27
結合QR Code 技職師生研發雲端巡邏箱
無論是萬里無雲的豔陽天,還是雨勢滂沱的下雨天,身穿制服的員警每天都要騎著機車定時到大街小巷巡邏箱前,用原子筆簽到與註明巡邏情況,類似這樣的日常場景,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但隨著資訊科技日新月異,其實傳統巡邏模式也能有所改革,像是吳鳳科技大學師生就集思廣益,結合時下最夯的雲端運算技術,研發出一套可以即時統整全國各縣市巡邏資訊的「新式雲端電子簽巡系統」,不但讓巡邏更安全便利,絕妙創意還奪下「全國安全創意實務專題製作競賽」第一名。
- May 25 Fri 2012 15:24
同步更新巡邏資訊 治安多一層把關
此外,系統還具有「同步更新」功能,陳萌智表示,當執勤員警完成巡邏點的巡邏簽到後,「雲端電子簽巡系統」就會將巡邏資訊透過雲端科技進行同步更新,警局主管只要觀看即時更新的「巡邏區域監看畫面」,就可隨時了解員警的執勤情況,以及掌握各區域巡邏治安成效。另外,若忽然有某個地區發生重大社會事件,需要加強巡邏與維安時,也能透過該系統進行即時性的人力調度,讓員警巡邏機制更具彈性。
- Apr 05 Thu 2012 15:20
反物質能量驚人 盼開發潔淨能源
在電影《天使與魔鬼》中,宗教狂熱份子以0.25克的反物質用來作為威脅梵蒂岡教廷的武器,到底反物質是如何用來作為武器呢?
- Apr 05 Thu 2012 15:19
探索反粒子 帶動古典物理新革命
專題報導/特約記者陳雅婷
- Apr 05 Thu 2012 15:18
歷時8年 從17億顆酵母菌中找希望
為解開影響發病的關鍵因子之謎,團隊成員展開長期研究,利用酵母菌進行遺傳篩選,從中發現轉錄延伸因子Spt4會幫助突變基因的表現;藉著再進一步用小鼠腦細胞進行實驗,證實當Spt4受到抑制時,突變基因的表現就會下降,小鼠腦細胞死亡的情況也會降低;這個結果也代表Spt4可做為治療腦性退化性疾病的標靶分子。
- Apr 05 Thu 2012 15:17
小腦萎縮症新契機 台灣團隊發現延緩發病關鍵因子
在日劇《一公升的眼淚》中,敘述女主角就讀中學時因某天忽然跌倒而到醫院檢查,沒想到竟被診斷出罹患會逐漸失去行動與言語能力的「小腦萎縮症」。但,突如其來的打擊並沒有擊倒她,反而以正面態度面對疾病,並將生命歷程寫成日記,不屈不饒的毅力不但令人感動,也讓觀眾對難以治療的腦性退化性疾病有更多了解。
- Feb 17 Fri 2012 14:39
以LED取代日照 打造室內溫室
不過,說到這裡,可能會有民眾好奇,以大台北這樣的多雨天氣,是否也適合使用太陽能LED交通號誌?徐偉智笑著說,雖然北台灣日照時數不像南台灣那樣「陽光普照」 ,但藉由「蓄電池」之力一樣可以將白天日照產生的電力「存下來」,讓太陽能LED交通號誌在陰天也能照樣「亮起來」,不會擔心會因此而罷工。不只如此,交通號誌還可依照所在環境明暗度提供強、中、弱三種亮度,讓省電功能也能環境「因地制宜」。
- Feb 17 Fri 2012 14:38
取之於自然 LED交通號誌運用太陽能發電
交通號誌、路燈是我們每天出門時都會用得到的交通器材,台灣雖然整體面積不大,但每條十字路口加起來的交通號誌卻不少,一整年累積下來的用電量更相當可觀。隨著環保意識抬頭,台灣也日益重視節能減碳。為此,經濟部近年積極汰換LED交通號誌,希望能打造「低碳國度」,為環保之路邁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