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們常可在池塘邊或是山林中的湖畔旁看到鴛鴦、水鴨等鳥類在水裡優游,尤其是雄鴛鴦與雌鴛鴦總是相伴不離的場景更讓人羨慕,難怪唐朝詩人盧照鄰會在〈長安古意〉中以「只羨鴛鴦不羨仙」來形容鴛鴦相親相愛、令人稱羨的模樣,後人更藉此來比喻夫妻「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真摯情感,而許多人也總認為鴛鴦是世界上最專情的物種之一。

有趣的是,事實與我們想的似乎不太相同,台北市立動物園鳥園區長王金源表示,從鴛鴦的生態行為來看,牠們並不是像丹頂鶴、企鵝那樣是堅守「一夫一妻制」的鳥類,而是每次繁殖季都會更換伴侶來繁衍下一代生物,換言之牠們可不是一輩子都「非你莫屬、此生不渝」的呢!

但,可別因為這樣就認為鴛鴦很濫情,中華鳥會保育部副主任李建安表示,其實對大自然的生物而言,都會為了能順利繁衍下一代而想方設法,以丹頂鶴來說,之所以會維持一夫一妻制的原因之一,是因為本身族群數量少、尋覓配偶不易,所以才會逐漸形成牠們維持一夫一妻的生態行為。

王金源表示,鴛鴦屬於脊索動物門、鳥綱、雁行目、雁鴨科的生物,屬於雜食性鳥類,以水中無脊椎生物為主食,喜歡棲息在湖泊或溪流裡。但隨著棲息地環境逐漸遭人為等因素破壞,也讓鴛鴦族群數量面臨減少窘況,目前已被納入保育類第二級生物。李建安表示,聰明的鴛鴦為了避免下一代遭天敵襲擊,會特別將鳥巢築於高處的樹洞中,而且孵化後的雛鳥更是一出生不久後就能「活蹦亂跳」,還可以立刻下水游泳,藉此來保護自己。

不過,儘管鴛鴦的實際生態與我們所認知的「鶼鰈情深」有些落差,但對許多愛鳥人士來說,擁有鮮豔羽毛的鴛鴦仍是他們心目中最美麗的鳥兒。說到這裡,小朋友可能不免好奇,為何許多雄鳥的羽毛都比雌鳥更色彩奪目呢,難道是因為雄鳥比雌鳥更愛漂亮嗎?

對此,李建安笑著說,許多雄鳥之所以比雌鳥更「花枝招展」,其實是為了求偶,也就是吸引雌鳥注意,以便能順利傳宗接代。此外,鮮豔羽毛還具有「誘敵」的功能,當雌鳥正在孵卵或育雛時,一旦出現老鷹或蛇類等天敵,雄鳥就會立即跳出來,以鮮豔羽毛引開天敵注意,以免鳥媽媽和鳥BABY陷入危險中。而雌鳥顏色會較為黯淡,也是希望藉此達到「保護色」功能,以保護幼鳥,避免招來攻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wsma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