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蘊藏可燃冰

  上個月剛落幕的哥本哈根氣候峰會,雖然會議結果未如預期訂出世界各國必須遵守的減碳新規範,但也激發出排碳大國要發展乾淨能源與提升低碳科技的環保決心。像是美國和中國就在氣候峰會結束後,宣布要攜手成立中美清潔能源研究中心,一同在可再生能源、清潔煤、智能電網等領域強化交流合作,希望藉此打造新清潔能源時代。
開發新能源為當務之急
  其實,不只歐、美、中、日等國積極發展乾淨能源或開發新能源,本身有9成以上能源都須仰賴國外進口的台灣,也將開發替代能源視為當務之急。早在民國93年起,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就在高雄至屏東的外海深水海域分年進行海域地質、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學等探測工作,藉此評估這些海域的地質特性,以及儲存可燃冰的可能性。
經過長期觀測與探勘,如今終於有了成果。中央地質調查所科長鐘三雄表示,研究團隊發現,這些調查海域內蘊藏有豐富的可燃冰資源,初步估計其所含的甲烷氣資源量約在5,000億立方公尺以上,若能全部開採並加以利用,南部海域所蘊藏的可燃冰含量將可提供國內使用達50年以上,為天然資源十分短缺的台灣帶來能源的新契機。
參與研究計畫的中央大學地質科學系暨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教授林殿順表示,可燃冰主要分布於高緯度永凍層和陸緣的深水海域。據估計,目前全球可燃冰所蘊藏的甲烷總含量約有2萬兆立方公尺,若換算成有機碳含量約等於10兆公噸,是目前煤礦、石油等傳統化石燃料所蘊藏之有機碳總量的兩倍,由於「潛力可觀」,也因此讓科學家對可燃冰「寄予厚望」。
林殿順表示,嚴格來說,「可燃冰」其實是一種俗稱,正式名稱為「天然氣水合物」,從外觀來看,可燃冰和我們熟知的冰塊長得很相像,裡頭含有以甲烷為主的氣體分子,所以又稱為「甲烷水合物」。
中央地質調查所表示,可燃冰除了具豐富的有機碳含量,碳排放量也比傳統化石燃料來得乾淨許多,燃燒可燃冰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只有燃燒煤的57 %、燃燒石油的67 %。
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教授劉家瑄表示,雖然可燃冰不是百分百的清潔能源,不像太陽能、風能不會產生二氧化碳,但碳排放量已經比石油等主要能源低上許多,加上蘊藏量可達台灣四分之一面積大,若能加以利用,不失為替代能源的好選擇。
  台灣開採技術仍待加強
不過,台灣雖具有豐富可燃冰含量的能源優勢,但卻面臨開採技術有待提升的問題。中央地質調查所不諱言表示,台灣在可燃冰的探測裝備與開採技術上仍落後歐美先進國家,因此未來也計畫與德國進行合作研究,引進精密的探測技術來幫助台灣進行可燃冰探測調查。
劉家瑄表示,德國是目前全球積極投入可燃冰相關技術研究的國家之一,從前年開始,德國就已經整合產、官、學界等多個單位,進行為期三年的可燃冰資源開發及封存二氧化碳科學計畫;雙方未來合作後,將有助於提升台灣的可燃冰開採技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wsma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