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假長達九天,許多北部民眾都趁農曆年假扶老攜幼南下出遊,享受南台灣的燦燦陽光。而不少父母為了讓孩子過一個有意義的新年,更精心規畫生態之旅,像是位於台南七股的黑面琵鷺生態保育區就在年假期間湧入許多前來賞鳥的全家福,當小朋友透過望遠鏡看到「古錐」的黑面琵鷺時,臉上都紛紛露出燦爛笑容,直呼黑琵好可愛!

細長雙腳、雪白羽毛、長型嘴喙……,外型優雅、飛行姿態從容的黑面琵鷺常讓鳥友看了為之驚豔,也因此為這群「鳥嬌客」冠上「黑面舞者」美稱,每年都吸引眾多海內外「愛鳥人士」前來七股一睹牠們的迷人風采。

不過,可別以為黑面琵鷺是一年四季都能看到的生態景觀,事實上牠們每年只會在台灣 「暫時住宿」幾個月而已,若想親眼目睹其英姿,可得來對季節,才不會撲了空。

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主任湯曉虞表示,黑琵在生態分類上為鸛形目、朱鷺科、琵鷺亞科、琵鷺屬,屬於國際級保育類野生動物。保育團體曾在1997年針對黑琵進行全球普查,發現當時黑琵數量只有五百多隻,瀕臨絕種危機,幸好這幾年在國際保育團體共同努力下,才讓黑琵數量逐漸增加,目前全球數量已達2000多隻。

然而,雖然黑琵長相討喜,但多數民眾對牠們其實不太了解,甚至誤以為黑琵是台灣特有種鳥類。湯曉虞表示,對台灣來說,黑琵屬於度冬型候鳥,其繁殖地區主要位於南北韓交界的小島上,台灣與大陸東南沿海地區則是牠們的過冬地區,尤其台南七股的曾文溪口更是目前全球面積最廣的黑琵度冬地,平均每年會有一千隻以上的黑面琵鷺不辭千里飛來台灣「避寒風」。

每年九月底、十月初,東北季風吹起的季節,黑面琵鷺就會有一批「先鋒部隊」先飛來台灣探查環境,一旦確認棲息地良好,就會陸續分批從繁殖地如北韓等地飛來曾文溪口的海埔新生地度過漫漫長冬,到了隔年三月,春天來臨、溫度回升時,黑面琵鷺又會開始陸續分批從曾文溪口返回北國,準備繁衍牠們的下一代。

台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專員汪采葳表示,當黑琵飛來台灣過冬時,牠們喜歡在白天成群聚在一塊,棲息在曾文溪口溼地休息或互相理毛,有時候興致一來,黑琵還會揮動長長雙翼、翩翩起舞,姿態優雅又美麗。到了夕陽西下的黃昏時刻,黑琵則會到魚塭、海岸等淺水區域覓食魚蝦、好好飽餐一頓、儲存養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wsma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