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好奇為何這群鳥嬌客會被稱為「黑面琵鷺」呢?汪采葳表示,從外觀來看,黑琵的身體長度大約為60-80 公分左右,而牠們全身上下最顯眼的就是那個又寬又扁長的黑嘴喙,由於嘴型近似於東方樂器琵琶,所以就被稱為黑面琵鷺,在台灣也有人叫牠們是「黑面仔」。

雖然黑面琵鷺可以長途飛行往返北韓與台灣兩地,但之前也曾發生過黑琵因為長期挨餓而體力不支的情況。湯曉虞表示,特生中心在去年5月曾接獲高雄野鳥學會轉送一隻因長期未進食而奄奄一息的黑面琵鷺,經過特生中心獸醫悉心照料大半年,才逐漸恢復元氣,並於今年初順利野放,回到大自然的家園。

「每次看到黑面琵鷺翩翩飛舞的模樣,就讓我體會到生態保育的重要性,」本身也是「鳥迷」的汪采葳有感而發表示,每個物種都有生存下來的權利,對於瀕臨絕種的生物更要努力保育,才能讓牠們在地球上生生不息。

對此,湯曉虞也心有戚戚焉。他表示,要讓黑面琵鷺每年都能安心飛來七股溼地過冬,溼地保育是不可或缺的關鍵工作。對大自然來說,溼地不只是黑面琵鷺安身立命的家園,也是許多螃蟹、水鳥等生物賴以維生的「棲身之所」,一旦溼地遭到汙染或破壞,將會導致原有生態受損,屆時遭殃的將不只是黑面琵鷺,還有成千上萬隻大小生物,為此他也呼籲社會大眾賞鳥的同時,別忘了要建立正確的保育意識並付諸行動,才能讓這些可愛生物繼續傳宗接代、繁衍生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wsma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