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隨著天氣愈來愈炎熱,台灣也逐漸進入颱風頻繁季節,中央氣象局日前才宣布今年第二號颱風「桑達」已增強為強烈颱風,讓不少民眾這幾天都很關心桑達動向,想了解是否會對台灣造成影響。

台灣位處全球最大的歐亞大陸板塊與最大洋面「太平洋」的交會處,屬於四周環海、副熱帶季風區的島嶼地形。雖然我們對於常出現在氣象報導中的「颱風」不陌生,卻不見得都了解其生成原因的來龍去脈。

長年研究氣候變化的文化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劉廣英指出,從氣象學上來看,颱風屬於劇烈的熱帶氣旋。颱風的形成有四個條件,第一是該生成海域的海水溫度達攝氏26度以上,才易引發對流;第二是位於緯度5度以上、25度以下的地區,才有利於形成旋轉運動;第三是具備充足水氣與濕度;第四是形成一個可以讓空氣對流、並達到下層輻合、上層輻散的柱體。

他表示,颱風的形成主要受海溫與緯度影響,像是北太平洋西部、大西洋西部及墨西哥、北印度洋等區域都是容易生成颱風的海域。當熱帶地區的海面受到太陽直射而增溫、使海水溫度增加至26度以上時,海水就易因受熱蒸發而變成水氣散布到空氣中,導致熱帶海洋上方的空氣因高溫、高溼而膨脹,因而發生對流作用,加上下方又有空氣持續補充進來時,就會形成一個不斷輻合、上層輻散的上升對流作用,這就是所謂的「熱帶低壓」,而熱帶氣旋就是發生於這種熱帶海洋上的「低氣壓」。

不過,並不是每個低氣壓都能稱為「颱風」,而是要風速達到一定門檻才行。我們都知道,「風」是因「空氣的流動」而形成,而空氣的流動則是靠高氣壓流向低氣壓所導致,颱風的形成也跟此原理有關。

劉廣英表示,低氣壓氣流逆時鐘旋轉原因有二,一是由地球自轉所引起,二是風切變,也就是西南風遇到東北風所造成。有些生成於靠赤道洋面上的颱風就是在第二種條件下形成。

當夏季來臨時,太陽的直射區域會從赤道一路往北移動,使得南半球東南風越過赤道,並轉為西南風進入北半球。劉廣英表示,當「西南風」與北半球原本的「東北風」相遇時,就會導致空氣抬升、增加對流作用,並造成「輻合作用」,形成低氣壓的漩渦。隨著漩渦的加深也會加快周圍空氣流入漩渦中心的速度,因而加強其風速,當風速達到每秒超過17.5公尺的速度時,就可稱為颱風,否則就只能叫低氣壓。

但,雖然我們都將熱帶氣旋稱為颱風,但其他地區所生成的颱風卻不見得都叫颱風。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課長陳怡良表示,像是發生於大西洋西部、加勒比海、墨西哥灣與北太平洋東部的熱帶氣旋就稱為「颶風」(Hurricane);而印度洋上生成的熱帶氣旋則稱為「氣旋」(Cyclone);澳洲原住民還把熱帶氣旋叫作「威烈威烈」(Willy-Willy);而菲律賓則稱為「碧瑤」(Baguio)。儘管說法不盡相同,其實指的都是「熱帶氣旋」,只是稱呼不一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ewsmaster 的頭像
    newsmaster

    遇見科學

    newsma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