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科技大學設計學院建築系助理教授阮怡凱表示,近年許多國家都在積極推廣綠建築,希望多運用可回收再利用的環保建材讓建築可以「反璞歸真」。像是英國就有一個致力於環保節能的「零碳村」;而位於歐洲北國的丹麥,更是許多專家學者眼中力行節能減碳的環保國度。為了讓環保融入生活,丹麥還特別興建一棟節能環保屋,除了建材與建造方式都講求低碳設計外,亦藉太陽能板發電系統讓能源「取之於天然」,當住戶電力使用不完時還可傳送回中央電廠與他人分享,可說是一舉兩得。

而隨著建築工法與思維的進化,國際的綠建築趨勢亦隨之慢慢走向「零碳」概念,讓建築型態與過程更環保。阮怡凱說,所謂的「零碳建築」,其精神主軸就是以不增加地球環境負擔為前提的型式來打造人為建築。最主要的概念就是建築完全不倚賴現有的電力網路,而是藉由再生能源(太陽能、風力、水力等)來作為建築電力的供給。而國際各國亦針對零碳概念提出進一步解釋,認為零碳是一個整體概念,藉由自然植栽所達到的排碳效果,來抵銷建築物「產生」與「消耗」的二氧化碳,藉此達到零碳化的平衡成效。例如,木地板建材在生產過程中,因為砍伐樹木而排出二氧化碳,此時我們就能透過種植綠樹來達到碳氧平衡,使二氧化碳的消耗與產生達到「碳中和」。

阮怡凱語重心長地表示,與國際相比,台灣其實不缺綠建築的設計人才與相關技術,但若要讓綠建築概念發揚光大,得靠政府部門當「推手」來助上一臂之力。

  他建議,除了透過立法規範來帶動建商跟進外,也應設立一套補助與獎勵機制,像是補助民眾在自家裝設太陽能發電系統來降低成本,才能循序漸進達到「普及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ewsmaster 的頭像
    newsmaster

    遇見科學

    newsma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