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歌唱比賽節目《我是歌手》節目開播迄今,紅遍海峽兩岸,颳起一股歌唱風潮,日前有民眾將自家鸚鵡高歌《新不了情》的影片放上網路,引起網友熱烈討論,不少人看過後都對鸚鵡的「好歌喉」留下深刻印象,甚至還有網友打趣要好好訓練家裡的鸚鵡唱歌,有朝一日也要送牠登上舞台當歌手。

相信許多人都聽過鸚鵡、九官鳥等說過「你好!」、「哈囉!」等招呼語,模樣雖然逗趣,但也不禁讓人好奇為何鸚鵡會說人話,甚至還能高歌一曲?對此,台北市野鳥學會總幹事何一先表示,「鳥類本來就會為了求偶、嚇阻天敵等原因,而模仿同類或其他動物的聲音」,以鸚鵡的發聲來說,主要是因為鸚鵡的舌頭構造較為尖細、柔軟多肉,可以重複發出人類教牠的一連串音節,但並不見得代表牠們真的懂得自己在說些什麼。

不過,也因為鸚鵡會學人開口說話,台灣幾年前曾經吹起一股飼養鸚鵡熱潮,造成鳥類市場供不應求。但何一先也提醒民眾,由於鸚鵡屬於外來種鳥類,因此過度的人為買賣有可能導致走私猖獗,反而破壞鸚鵡原有的生態。

以「葵花鳳頭鸚鵡(Cacatua galerita)」為例,其棲地主要分布於澳洲東北部與紐西蘭、印尼一帶,由於外型可愛討喜加上個性友善活潑,因而成為許多鳥店中的人氣鳥種,不少民眾都喜歡購買回家當寵物鳥。

然而,有需求就有買賣,葵花鳳頭鸚鵡這些年來也成為坊間常見的走私鸚鵡之一,讓野外族群數量不算少的牠們,在過去數十年來不斷減少,其中主要就是人類大量捕捉與生態棲息地遭破壞,因為人類一己之私而受害的葵花鳳頭鸚鵡,如今已成為珍貴稀有的保育類野生鳥種,讓不少愛鳥保育人士感嘆。

而不法走私不但會危害野生鳥類的族群數量,還可能因此成為禽流感病毒的散播溫床,尤其大陸目前已經傳出多起民眾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病例,更需要避免野生動物走私的日益猖獗,以免讓病毒隨著未經安全檢疫的野生鳥類在全世界流竄、四處趴趴走。

事實上,為了防患於未然,農委會及地方政府這陣子亦加強訪查坊間禽鳥寵物店,除要求業者要通報死亡禽鳥與強化消毒工作,不要販售來路不明的野鳥外,也建議將每隻禽鳥分開來飼養,避免通通圈養在同一個鳥籠內,造成病毒的交互感染。

此外,有鑑於民眾經常會在野外餵養鴿子、甚至觸摸鳥類,導致自己暴露在危險之中,為防堵禽流感疫情擴散至台灣,環保局也加強取締民眾餵食禽鳥,並派人在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華山文化園區等禽鳥群聚地區,進行舉牌宣導等取締工作,希望透過多管齊下方式為防疫做好安全把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wsma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