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教授陳朝圳表示,目前要培育出新品種,大多是利用「育種」方式研發出來。以基因改造為例,主要是透過生物技術來達到基因重組、改變植物內部的基因排序,例如抗旱水稻,就是在作物內殖入抗旱基因,讓它具有抗旱能力、讓降雨量不足的地區也能種出稻米。

然而,雖然透過基因改造技術可以讓植物、農作物脫胎換骨、因應當地的自然環境、土壤與氣候,但國際對基改作物仍存有爭議。研究農業與作物領域的中興大學應用經濟學系教授黃炳文表示,由於科學家對基改作物是否會影響人體健康的看法仍無定論,因此各國對基改的管控程度亦不盡相同,像美國因投入基改技術行之有年,因此應用普遍,但歐日則是管控較嚴格。

台灣大學農藝學系教授郭華仁表示,以台灣為例,雖然研發基改作物的歷程已長達二十多年,但至今仍沒有基改作物可以合法販售,原因是在於台灣缺乏足夠人物力來投入大規模研發工作與食品安全風險評估試驗,因此政府機關也不敢貿然放手讓基改作物上市。

而美國種植基改作物迄今,亦出現不少後遺症,像是美國就因為大量種植抗蟲作物,反而衍生出可抵禦抗蟲劑的「超級害蟲」,讓農民相當困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wsma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