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日本因九級強震導致核災、海嘯等複合型災害,不只引起世界各國高度關注、成為國際媒體連日來的報導焦點,也讓鄰近日本的台灣民眾再次關注起核能議題。

  清華大學核子工程與科學研究所副教授葉宗洸表示,為了滿足民生與工業用電需求,台灣本身就設有三座核能發電廠,其中核一廠設於新北市金山區、核二廠位於萬里區、核三廠則設於南台灣屏東縣的恆春鄉。目前台灣電力所使用的能源主要以石化燃料(火力發電)為主,約佔總發電量的七成五;其次則是核能發電、約佔總電量的兩成、第三位則是水力發電、但只佔百分之三點六,而再生能源如風能、太陽能的發電比例則都不到百分之一。

不過,雖然台灣是核能國家,但多數民眾對於核能發電的科學原理與基本認識卻往往一知半解,讓教育部長吳清基日前也忍不住大聲疾呼,要將核能教育課程納入國中小課程中,希望讓核能知識可以從小扎根、內化於心。

  然而,核能是如何發電的呢?很多人可能不是那麼清楚。對此,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陳金順表示,「核能」指的就是「核分裂」時所釋放的巨大能量。

  地球上的「物質」是由各種原子組合而成,而「原子」則由「中子」、「質子」與「電子」組成。當原子的原子核被中子所擊中時,就會分裂成為兩個比較小的「原子核」,而這就是所謂的「核分裂」。

陳金順表示,要促使核分裂產生能量的關鍵原素就是「鈾」,目前的核能電廠和原子彈都是透過鈾來產生能量,但兩者有所不同。原子彈使用濃度需達90%以上的鈾-235,才能在一瞬間釋放出巨大能量,而核電廠則不用如此高的濃度,大約只需3至4% ;雖然濃度較低,但所產生的能量仍相當可觀。

而核分裂的能量計算則可用愛因斯坦所推算出的公式「E=mc2」來計算,葉宗洸解釋,公式中的「E」為能量,m為核分裂損耗的質量,而c則為光速,把核分裂損耗的質量乘上光速平方,其結果就是核分裂所產生的能量。

葉宗洸表示,核能發電的形式其實與一般大家較認識的火力發電有異曲同工的相似之處,只是所運用的燃料不一樣,其最終目地都是為了藉由大量水蒸氣來推動渦輪機運轉,藉此帶動發電機產生電力。不同的是,核能電廠是運用「鈾」來進行核分裂以產生能量、而火力發電廠則是仰賴燃燒石油、天然氣、煤炭等石化燃料來產生大量蒸氣。

  陳金順以核能發電的「鈾」與火力發電用的「煤炭」進行能量比較,1克鈾所釋放的能量相當於燃燒三公噸的煤;以核電廠為例,一部機組如果每小時產生一百萬度的電力來計算,可讓一百萬顆一千瓦的燈泡發光一小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ewsmaster 的頭像
    newsmaster

    遇見科學

    newsma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