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還記得四年前莫拉克颱風帶來的強風暴雨,造成滾滾洪流、滿目瘡痍的天災景象嗎?對八八風災的災民來說,這可能是一輩子都難以抹滅的傷痛記憶。身處四面環海的島嶼上,颱風幾乎成了每年固定都會造訪台灣的訪客,尤其從七月開始,台灣就正式進入颱風盛行季節,我們三不五時會聽到氣象局預告附近海域又有哪一個颱風形成?如何多加防備及留意颱風動向?

而只要一聽到颱風又將登陸的消息,總會讓許多人繃緊神經,因為颱風所夾帶的大雨,總會讓許多人家裡開始「作大水」,尤其是住在地勢低漥區的民眾,更得趕忙搬家具、屯積沙包,令人不禁想問:為何每當颱風報到,台灣就容易陷入「水鄉澤國」的景象?

而箇中原因之一正和降雨型態改變有關,科學家觀察發現,受到 全球暖化的影響,世界上有不少地區出現強降雨逐漸增加、而降雨量較低的中小強度降雨卻開始減少的轉變型態,如果照這樣的降雨趨勢持續維持下去,有可能導致降雨愈來愈不平均,使得未來發生水災與旱災的機率也跟著升高。像是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研究員周佳,之前就與團隊針對三十年來的全球降雨量進行研究,發現乾濕季節降雨差距有逐漸拉大情況,可能形成「溼季更溼、乾季更乾」的型態。

在降雨型態的轉變下,政府與民眾要如何「居安思危、防患於未然」也就成為降低颱風災害的重要關鍵。以台南水利局為例,就特別設計與開發「台南水情即時通APP」,提供有關降雨量、台南河川水位變化、水庫洩洪警戒、土石流預警、潮汐氣象等資訊,讓民眾可以下載使用,隨時了解所在位置的水情變化,防範可能發生的災情。

而台北市水利處則是計畫在各大河川水域,增加影像監控設備與河川水位計的設置,希望借助科技之力掌握最新的水情變化訊息,當颱風帶來豪大雨導致水位暴漲時,就可以在第一時間通知民眾遠離河濱、撤離汽機車,保障生命財產的安全。

此外,水利工程的「因地制宜」也是降低水患災害的應變之道。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特聘教授詹錢登表示,要避免水患發生,並非拚命將河堤堤防愈建愈高就可避免氾濫成災,更不是蓋了水利工程就能永保安康、一勞永逸,而是要因應地形變化來興建適合的水利工程。

詹錢登建議可以師法古人的智慧,打造蓄水池、滯洪區,當豪大雨落下時,就可發揮即時的儲水功能,避免大量驟雨因來不及宣洩而溢流到市區、導致水患;有時就連校園操場也能具備蓄水功能,藉由草地來吸收滂沱而下的雨水,作為預防水患發生的因應之道。

定期清水溝 確保水道暢通無阻

除此之外,定期清理水溝、避免排水系統阻塞,也是居家平日就應做好的水利維護工作。中央大學水文與海洋科學研究所副教授吳祚任表示,台灣各地到處都有水溝,當老天爺沒下雨時,我們很難發現究竟有哪一條水溝堵塞不通,因此政府相關單位與社區鄰里居民,平常就要定期運用工具清理水溝淤泥或撈除垃圾,確保排水溝的「暢通無阻」,才不會暴雨一來時,因水溝淤塞、無法即時排水,導致淹水情況一而再、再而三發生。

不只如此,避免「與水爭道」也是防災工作的一環。吳祚任表示,國內有許多多大大小小的高架橋、交流道,是許多民眾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通過的交通要道,但如果仔細觀察這些橋梁的基樁或橋墩就會發現,當中有不少是蓋在行水區,而且基樁排列相當密集,當大雨降下時,容易發生與水爭道、造成水無路可走,導致大水可能因此溢流向住宅區、形成水患的窘況。有鑑於此,他建議相關單位未來興建橋梁或交流道時,要結合整體都市規畫、並思考水文地理分布與降雨型態變化來選擇適合的興建位置與橋墩密度,才不會阻擋了水的流向與去路。

不只如此,大量降雨帶來的滾滾水流,也可能因持續沖刷橋梁基樁而導致橋基流失,一旦橋梁損壞或斷裂,就可能造成人員傷亡。吳祚任表示,看起來很堅固的橋梁也是有使用壽命,跟人類一樣會老化、毀損,尤其當強大水流不斷沖刷橋墩時,更可能導致基礎被掏空,因此定期橋梁檢查與修補結構,亦是颱風季節期間不容忽略的防災工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wsma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